理论法学系

当前位置:
潘红祥

undefined

姓名:潘红祥

职称:教授(二级),硕士、博士生导师

一、教育背景

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,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、博士,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,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种族问题研究中心访问学者

二、学术及社会兼职

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基地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民族法制研究中心主任,湖北省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主任,中国法学会民族法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,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,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,湖北省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会副会长,武汉大学党法党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方立法中心研究员,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

三、研究领域

宪法社会学,少数人权利保障,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行政法治

四、代表性教学和科研成果

(一)代表性著作

1.《宪法的社会理论分析》,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;

2.《统一·自治·发展——单一制国家结构与民族区域自治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。

(二)代表性科研论文

在《民族研究》《法律科学》《法学评论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7篇文章分别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(宪法与行政法卷)》《中国宪法年刊》转载或收录。

1.《中国民族法治七十年:成就、经验与展望》,载《民族研究》2019年第3期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民族问题研究》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;

2. 《论宪法社会学的学科地位、研究思维和研究内容》,载《法律科学》2009年第1期(《新华文摘》2009年第11期6000字转载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》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;被中国法学创新网评为法学创新文选。

3.《在逻辑与事实之间——村委会候选人资格的规范法学与法社会学思考》,载《太平洋学报》2008年第8期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》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;中国宪法学研究会《宪法年刊》(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)收录。

4.《三十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综述》,载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(哲社版)》2010年第5期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》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
5.《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研究综述》,载《湖北民族学院学报(哲社版)》2008年第5期。被日本关西大学铃木敬夫教授翻译成日文,发表于关西大学《マイノリテイ研究》(《Journal of Minority Studies》)VOL4。

6.《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的科学界分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19年第5期。

7.《论民主政治的法治化》,载《郑州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5期。

8.《论十六大报告对我国宪政理论的发展》,载《社会主义研究》2003年第5期。

9.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的理论初探》,载《贵州民族研究》2004年第3期。

10.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的制约因素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04年第4期。

11.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宪政价值分析》,载(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04年第5期。

12.《少数民族权利的谱系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06年第2期。

13.《公共政府、法治政府与和谐社会》,载《法学评论》2006年第6期。

14.《自治县财政运行的困境及对策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07年第5期。

15.《自治立法的宪政困境及路径选择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08年第3期。

16.《法的价值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之反思》,载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2期。

17.《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》,载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2009年第3期。

18.《统筹发展: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10年第4期。

19.《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变更的动因、问题与对策》,载《甘肃理论学刊》2012年第6期。《民族工作研究内参》2012年12月5日第43期刊用。

21.《新疆油气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》,载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2012年第5期。

22.《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探析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13年第1期。

23.《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13年9月4日(理论版)。

24.《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的阻却因素与调适对策——基于系统理论的分析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2014年第6期。

25.《实质平等视域下国家奖学金评审机制的完善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2019年第3期。

25.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少数民族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》,载《beat365英国正版唯一网址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2022年第7期。

26.《巴西非裔群体和印第安群体权利保护问题研究》,载《世界民族》2022年第5期。

27.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博物馆的功能确证与建设路径》,载《湖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4年第1期。

(三)主持的科研项目

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、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教育部协同创新项目子课题各1项以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项。

1.《国家建设视域下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原理、实践经验与现实挑战》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2017年,17ZDA150

2.《少数人权利保护比较研究》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,2013年,13AMZ064。结项等级优秀。

3.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宪法学意义:理论体系、宪政秩序模式与中国合作型宪政制度的构建》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,2009年,09YJA820097,结项等级良好。

4.《宪法的社会学分析》,司法部国家法治建设与法治理论研究项目,2006年,06SFB3007,结项等级优秀。

5.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宪法学意义》,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2009年,[2009]074。

6.《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理论与实践》 第四十五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,主持,2009年,20090451057。

7.《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国际比较研究》,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,2010年,2010-GM-051。

8.《司法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与成效的实证研究》,教育部协同创新计划子课题,2013年。

9.《国家奖学金评定中民考民、民考汉大学生平等权保障研究》,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,2017,2017048;

10.《人大特定问题调查制度研究》,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,2016,HBRDYJKT2016263

(四)研究成果获奖

1.《村民选举:规范与创新——广西桂北少数民族地区村民选举调查报告》,获2006年度国家民委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;

2.《自治县财政运行的困境及对策》,获2007年度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
3.《论宪法社会学的学科价值、思维方式和研究内容》,获2010年第二届国家民委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;

4.《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收益分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》,获2012年国家民委社科成果二等奖;

5.《宪法的社会理论分析》,获2013年第八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。

五、代表性奖励和荣誉

首届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人选,国家民委“突出贡献专家”,湖北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,中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,教育部《宪法学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。